首页

男奴之家

时间:2025-05-28 17:03:09 作者:道中华丨痧气?狂犬病?宝,瑶医给你科普一下古人的“黄豆试毒法” 浏览量:15223

  中新网9月28日电(记者甘甜 孟湘君)重温“李约瑟之问”,中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?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,西方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中国?9月27日下午,由中新社主办、中新网承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分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。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和国际儒联副会长、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、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(Helwig Schmidt-Glintzer)与会,并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
资料图: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。

  论坛期间,谈及英国学者李约瑟发出的“李约瑟之问”——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,施寒微指出,“李约瑟之问”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。

  施寒微在发言中说,“产生于欧洲的现代性已经改变了世界。这种现代性究竟是好是坏,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。”他同时指出,“我们也看到,中国已经迅速迎头赶上。现在的关键是,西方或者欧洲和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互相学习的阶段,我们不应再讨论究竟谁是赢家,谁是输家,而是去想象一种有诸多赢家的未来。”

  王博对此表示,文明的多样性意味着不同的发展道路,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在互相学习。他认为,重要的是,当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时,应当去思考如何给科技的发展和创新,提供一方好的土壤。此外,科技和人文都会共同提供价值和现实,忽略任何一方面,都可能给世界带来一种不平衡。

资料图:国际儒联副会长、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、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。

  那么,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,西方如何真正读懂中国和中华文明?对于欧洲学者所提出的观点——中国并非一个像西方语境下那样的“民族国家”,中国的主要特征来自于中华文明的历史,而西方一直试图用西方的方式来理解中国,这样的情况,又如何解决?

  施寒微在论坛上表示,当下的欧洲由许多“民族”组成,但缺乏真正的凝聚力。他认为,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重新组织文明的形态,中国的实践就是一种很好的注解。

  王博也认为,对中国来说,现代国家的构建跟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一体的。但是,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,所以,应当找到一种新的方式。他强调,读懂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并非易事,关键是要确立起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。(完)

【编辑:何路曼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六届中国—欧盟电影节在布鲁塞尔拉开帷幕

这次朔尔茨总理来访,和上次相比,无论在具体行程安排还是在访问涉及内容,以及想传递的信号等方面,都是“升级版”和“扩大版”。其代表团组成和此前相比有进一步扩充,除“阵容豪华”的经贸代表团外,这次还特意带上三位内阁部长,分别负责环境、农业和交通事务。这表明中德双方接下来在环境保护、应对气候变化、应对能源转型以及数字转型,包括扩大农产品合作方面,都会有进一步积极举措。

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、理事长韦家干被开除党籍

张玉卓指出,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要靠大家一起来营造,中央企业要开放。“要摒弃过去一些落后的理念,比如短期投资、短期收益,过去有的追求规模,有的追求脱实向虚,挣快钱。现在明确要求中央企业一定要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。”

国内矿藏价值万亿,马来西亚向中国寻求稀土合作

林剑:去年中国经济以5.2%的增速,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增长。今年中国提出5%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,在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,给国际社会带来信心鼓舞。开年以来,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,推动经济回升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强。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两个月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5%,制造业投资增长9.4%,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8.7%,迎来“开门红”,既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,更推动了质的有效提升,既有稳的坚实基础,也有进的广阔空间。我们相信中国经济有条件、有支撑实现5%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。

近九成全球受访者称赞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

浙江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推出了手工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游客可以现场学习《匠心传承·筑构宋殿》等课程,在模型搭建体验中认识榫卯结构的原理,致敬古代工匠的智慧。

新增24种本科专业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最新调整来了

休斯敦3月15日电 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5日报道,龙卷风等恶劣天气14日晚袭击美国多地,已致3人死亡、数十人受伤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